形态描述
贝壳小型,壳质坚厚,两壳极膨胀,前、后不等;壳顶较突出,位于背部中央;小月面和楯面细长,表面光滑,其周缘都有一隆起脊,其中小月面中部突出四周下陷,具有清晰的轮廓;壳前端圆,后部尖细;前背缘略直,后背缘微凸,腹缘弓形;自壳顶到后腹缘有一浅沟;壳皮薄,淡黄色,壳表面的同心肋宽而低平,肋间沟较狭窄,其宽度小于肋。
壳内面白色,前闭壳肋痕大而圆,后闭壳肌痕小,外套线和外套窦均不清楚;V字形铰合齿较粗壮,前齿列有齿17—20个,后齿列12—13个。
标本测量(mm) 壳长 壳高 壳宽
8.0 5.0 4.1
5.0 3.3 2.0
7.2 4.7 3.7
5. 2 3.1 2.1
标本采集地南海(图53),共15个个体,采自8个样品,南沙群岛水域采到数个空壳。
壳内面白色,前闭壳肋痕大而圆,后闭壳肌痕小,外套线和外套窦均不清楚;V字形铰合齿较粗壮,前齿列有齿17—20个,后齿列12—13个。
标本测量(mm) 壳长 壳高 壳宽
8.0 5.0 4.1
5.0 3.3 2.0
7.2 4.7 3.7
5. 2 3.1 2.1
标本采集地南海(图53),共15个个体,采自8个样品,南沙群岛水域采到数个空壳。
生物学
本种为暖水性种,生活于近岸浅水区,我们的标本在广东、广西沿岸系采自水深16—42m之间的软泥底,温度和盐度范围分别为18.56—24.20℃和33.39—34.65。另外在南沙群岛水域的94m和96m深处的二个样品中采到了10余枚空壳。根据国外的记录,在日本采自10—50m,印度尼西亚采自37m,以及我国的采集记录没有发现它们生活在南沙如此的深度,在南沙采到的那些空壳,很可能是从较浅处搬运来的,例如风浪的活动等。
国外分布